我国子宫颈癌流行年轻化、城市化
中国妇产科在线: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最高。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如何?
曹泽毅教授:子宫颈癌是一种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如果除外乳腺癌,其在我国妇科肿瘤发病率排序中居首位。就全球范围而言,包括发达国家,子宫颈癌也是发病率较高的妇科肿瘤之一。
今年初,卫生部公布了最新的公民死因调查报告。根据这一报告的结果,无论城乡,癌症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二位死因,在某些城市恶性肿瘤占总死因的第一位。在妇科肿瘤中,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子宫颈癌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这一情况始终没有大的变化。据估计,每年我国约13.5万妇女新发子宫颈癌,死亡5.3万,新发病例数约占全世界的30%。
中国妇产科在线: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最高,其流行病学趋势近年来是否有变化?
曹泽毅教授:实际上,我国子宫颈癌的防治成绩是非常突出的。据卫生部资料,子宫颈癌是我国癌症死亡率下降最快的恶性肿瘤,这与我国妇产科医生开展了大量有效的防治工作分不开的。但是,总发病率的下降趋势,并不能掩盖子宫颈癌对我国妇女健康危害的严重性。近年来,子宫颈癌的发病呈现两个新的趋势:年轻化和城市化。
特点一,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子宫颈癌发病人群年轻化速度更快。至少在20年前,子宫颈癌的发病年龄一般都在50岁左右,因为在50~60岁妇女处于更年期,是子宫颈癌发病的高峰年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资料显示,35岁以下的子宫颈癌发病率在10年间由5%上升到10%。这很可能跟中国人今年来的生活方式变化有关,尤其是年轻妇女的性观念改变关系密切。
特点二,城市化,尤其是“白领”发病越来越多。以前子宫颈癌发病率在农村等不发达地区较高,但现在向发达地区蔓延,在非农村妇女、高文化层次的白领女性中发病率快速升高。这很可能与这部分人群不了解子宫颈癌的发病危险因素,无意中造成多重HPV感染,而且与不及时体检、缺乏预防观念有关。
防治子宫颈癌做到“三早”才能实现“一好”
中国妇产科在线:最近的一些新闻事件如罗京死于癌症等的报道,加深了人们对癌症的恐惧。子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曹泽毅教授:的确,无论是最近死于淋巴瘤的罗京还是6年前死于子宫颈癌的梅艳芳,这些明星死亡事件都把癌症的预防问题摆在公众面前。我们可以这样认识子宫颈癌:它虽然是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但是也是最有希望被控制和消灭的癌症——因为子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
研究显示,子宫颈癌的发生与三方面因素相关:第一,目前已经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如HPV16、18型等,与子宫颈癌发病直接相关。实际上,HPV感染是一个极其常见的现象,70%~80%的妇女都会感染HPV,但97%以上的妇女在感染HPV1年左右,只要其免疫功能良好,病毒都会被自行清除,除非其免疫力下降或性格等因素影响造成下降,才可能发生进一步的病变。第二,有较早性行为、多个性伴侣的女性,发生子宫颈癌的风险高。与成年女性相比,未成年少女的子宫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不完善,子宫颈的自我保护能力还不强,因为易感染HPV的解剖部分很容易暴露于阴道,这是未成年少女易发生子宫颈癌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多性伴侣的女性,如果男方性生活,或者不注重外生殖器的清洁卫生,会大大增加子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如前妻有宫颈癌病史的男性,其第二任妻子患宫颈癌的风险将高3~6倍。第三,经济和卫生状况差的女性也是发病的高危人群。
|
邮箱:webmaster@vdolady.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