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聚会上,朋友们互赠小礼物。Amy送给我一个帆布购物袋,浅米色,上面印有可爱的卡通LOGO,轻巧又实用。她用夸张的语气配合着夸张的肢体动作说:“现在,这类布质购物袋简直卖到爆掉!”
不等我迟疑,旁边的苏珊拿过我手中的购物袋说:“我妈买了条纹图案的,我打算再买一个纯色的,喏,比较好搭配衣服。”她挎起米色购物袋,在镜前比了比,满意地转了个圈儿。
之前,我对所谓“环保购物袋”略有耳闻。那时,英国设计师阿妮娅推出一款著名的环保购物袋,引得伦敦市民排起长队争相抢购。此后,这种购物袋频频出现在T台上以及各类时尚杂志的封面上,一夜之间,环保购物袋成为时尚界新宠。无可置疑,“环保”已然成为一个时尚命题。阿妮娅甚至宣称,如果你现在还没有一个“环保购物袋”就不能说自己是时尚人士。这似乎意味着,新时代的时尚人士不再单纯为物质驱使,而是拓宽视野,贴近生活,更添底蕴与内涵——至少,他们已经有了环保的觉悟,并且在用时尚的力量引领社会流行风潮。
人们总是习惯于顺潮流而行。苏珊在购买布质购物袋时,考虑的是这种袋子设计美观,方便搭配衣服,而且身边时髦的小姑娘都人手一个。苏珊的母亲则是觉得布质购物袋结实耐用,不是用完一次就扔掉的东西。曾经,鼓吹时尚的人指着CK、香奈儿的标签说:“这是时尚。”现在,有人拎着印有“l'mnotaplasticbag”(我不是塑料袋)字样的纯棉购物袋说:“这是时尚。”如今的时尚,带着返璞归真的无邪,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甚至义不容辞的杜会责任感,比起追逐物质的盲目行为或矫揉造作的另类举措,这样的时尚更易深入人心。
说起时尚,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花花绿绿的服装、顶尖品牌、骨感模特,诸如此类。随后才意识到,其实时尚的涵义绝不仅仅局限在此——就连环保都可以成为时尚的命题。继而我们也许会转念想到,其实时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一种生活态度。比如,朋友Amy热衷于限量版LV手提包,小林则喜欢用一整天时间在上海七浦路上淘杂牌小包。阿梅认为能熟练地说出好几国语言很时尚,公司里的外籍员工Jason却觉得说神秘的中国话、写方方正正的汉字是一种时尚……他们谁更时尚?事实上他们都在经营自己的时尚,其中投入的对美的向往、对生活的诚恳,是等价的,也是无价的。最关键的是,他们在自己打造的时尚中得到了持续的快乐。
不过,Amy坦言,她很看不起那些因无知或懒惰而藐视时尚、藐视生活的人。她告诉我,她认识一个非常古板的女人,对所有与时尚相关的东西总是嗤之以鼻,认为模特们走台时那些衣服,穿一次就扔掉了,是不可饶恕的浪费。Amy忍不住向我抱怨:“可是,那些模特穿过的衣服,总有一天是要走下T台,穿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这怎么能叫‘浪费’呢?”这情形让我想起那部讲述时尚界故事的电影《穿普拉达的女魔头》,里面的时尚杂志主编米兰达不无恼火地指着助理安德莉娅那件松垮的天蓝色毛衣说:“你以为是你自己选择这个颜色,让自己远离时尚?事实却是,这屋子里的人帮你从一堆衣服里,选出了这件。”不管你承认与否,T台上那些看似古怪夸张的流行趋势其实离我们并不远,时尚已然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谁都无可逃避。那些我们最不留意、最习以为常的物品——可能是一双不起眼的帆布鞋,一把式样老土的牙刷——其实都饱含无数人的心血,而那些人中不乏时尚人士。
时尚也是一种智慧,是一门学问。像研究天文学或生物学一样,时尚也需不断修习。这需要你细微地观察,保持敏锐触觉。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将本质的时尚和流于外表的“时髦”分辨开来,并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不媚俗,也不刻意附庸风雅,逐渐将时尚与生活融为一体,成为最自然的习惯。而当时尚成为一种习惯,它就再也不是你手里的一次性塑料袋。
|
邮箱:webmaster@vdolady.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