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潮流来说,几十年就轮回一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陪伴80后度过童年的弹力裤和海魂衫等经典国货,正在悄悄的卷土重来。
1979年皮尔卡丹来北京,有人说,这是思想开放开始的标志。的确,当皮尔卡丹走在北京的街头,除了绿、黑、灰,人们的身上没有更多鲜明的色彩,而他身着有风衣却显得那么“另类”。
当开放的脚步随着思想的解放深入进行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浪潮儿“下海”、出国。传统国货失去了原来的霸主地位,越来越多的“洋货”进入人员的视线,尤其是身上的衣服,生活用品,全世界的品牌现如今都可以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找到,而这是30年前普通老百姓想也不敢想的。
伴随着开放、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传统的民族品牌经历了一个轮回后,又重新走上了时尚先锋的舞台,传统国货竞相成世界名牌抄袭的对象,越来越多的传统国货被重新定义和保装后,又成为新新人类和明星名人追求的对象。“中国制造”的品牌希望成为来自中国的全球时尚、奢侈品和新生活方式的制造者。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就会一目了然。
“精灵王子”布鲁姆遭遇“上海制造”的飞跃鞋。当三年前,法国人派特斯·巴斯坦(PatriceBastian)第一次在上海街头看到飞跃鞋时,顿时对这个1970和1980年代的无数中国少年眼中的“奢侈品”一见钟情。他和他的团队把飞跃鞋重新设计、包装并带到欧洲市场,立刻成为追逐酷感时尚的年轻消费者的最爱。
|
邮箱:webmaster@vdolady.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