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亲子 >> 怀孕分娩 >> 正文   

最理想生孕年龄调查

http://www.vdolady.com | 2010年3月26日 20:57  | 精彩专题 | 收藏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上周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发现,在6183名参与调查的公众当中,56.9%的人认为只要条件具备就要趁早生育,但同时也有26.7%的人认为30岁以后(含30岁)生育比较合适。此外,公众认为最理想的生育年龄平均为27.6岁。

26.7%的人认为30岁以后生育比较合适

读书期间应不应该生?本次调查发现,有38.1%的人认为,在读硕士、博士期间生孩子“是明智的选择,生子就业两不耽误”;也有22.7%的人觉得,在读书期间生育会耽误学业,39.2%的人表示“不好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一学生金韶,如今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在她看来,生孩子不是一年的事儿,生完孩子之后,至少还需要一两年的过渡期,生活才能重新步入正轨。而现在,她正好能抽出比职场妈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

小秦认为,早生育的女生在就业上有优势。“有的单位更愿意招聘男生,原因也许就是女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就业后很快就是生育年龄,很可能工作还没进入正轨就需要生育、休产假。”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硕士生导师并不支持在读生育,因为硕士生在校时间也就两到三年时间,其间除了要写论文、实习、找工作外,真正的学习时间本来就不多。如果学生在这期间生育,难免有只为混个文凭的嫌疑,会影响将来的事业发展。

本次调查发现,在早生还是晚生的问题上,支持早生的人略占多数。56.9%的人认为只要条件具备就要趁早生育,还有34.7%的人表示“生完孩子也可以继续发展事业,应该早生”。而支持晚生的主要理由仍然离不开事业或二人世界,34.8%的人认为,应该趁年轻先发展事业,孩子可以晚生;同时还有25.9%的人选择“多享受一下二人世界,可以晚生”。此外,18.4%的人干脆说,“顺其自然”。

24岁的张辉楠是浙江省临安市车辆监测站的员工,去年本科毕业后,他和恋爱4年的女友步入婚姻殿堂。现在,妻子已身怀六甲。“什么时候生孩子,我们还真没计划过,就打算什么时候有就什么时候生。”

如今,张辉楠最开心的事就是把脸贴在妻子肚子上,给孩子聊天、讲故事,然后静静地听着妻子肚里的反应。“有时孩子会朝我脸上来一脚,那一刻真是超级开心。”张辉楠说,他很享受“先成家后立业”的生活。

然而,面对生育问题,不少人仍然坚持晚生。此次调查发现,约有26.7%的人认为30岁以后(含30岁)生育比较合适。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最理想的生育年龄平均为27.6岁。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宋健认为,一定程度的晚婚晚育是必要的,但“晚”是相对的,太晚生育对母亲和孩子的健康都很不利。国家政策的宣传就曾经过于强调“晚婚晚育”,但现在也开始纠偏,强调适龄生育,而生育的最佳年龄是在25岁~30岁之间。

宋健表示,我们应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基础上,鼓励适龄妇女生育,并对她们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如监督企业对女员工在“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是否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同时引导就业市场实现男女平等等。对于年轻人,我们应通过宣传,让他们了解生育的意义和适龄生育的好处,避免年轻人过早和过晚生育,甚至最后走极端不育。

此次调查中,就有1.6%的人表示自己不会要孩子。不过,大多数人(77.5%)表示,如果政策允许,生两个孩子是最理想的。愿意只生1个孩子的人为18.3%。

55.1%的人希望父母帮自己带孩子

是什么在影响人们的生育决策?一名网友的留言,也许道出了人们的纠结心态:生太晚,孩子还没长大,自己却面临退休,而且那时的孩子刚刚大学毕业或刚工作,正是需要花大钱的时候。话是这么说,但要真生得太早,自己经济条件不太具备,让自己累不说,还给不了孩子比较好的成长环境。

而调查发现,67.6%的人认为“经济条件允许”是生育必须具备的条件,然后是“夫妇至少一方有稳定工作”(60.7%)和“有自己的住房”(43.3%)。三个条件均与经济能力有关。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认为,要求高质量的育儿生活很正常,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是,不同人应有不同的标准,一味强调“最好”不可取。

“一些人总说自己很穷、条件不好,其实也未见得就穷到了不能抚养一个孩子的程度。”她表示,婚恋和生育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需求和趋势。而从社会责任的角度看,青年人不应因为个人在某些方面的惧怕而放弃责任,“生活的责任,要勇敢地担当起来。”

一名网友留言说:“到了结婚的年龄就该结婚,到了生小孩的年龄就该生小孩。有了这样完整的人生经历,人们能更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血与肉的不可分割,会与他人产生一种类似‘心灵感应’的纽带。这样的人,往往会更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

而对于不少“80后”来说,影响生育决策的因素还多了一条——谁来带孩子?

在上海教育报社工作的吴艳琼,就是这样一名“80后”。希望在25岁时能有一个孩子的她坚信,“带孩子的事儿肯定指望不了我们这对小夫妻”。

她说,她和丈夫平时工作比较忙,无暇顾及孩子,但请保姆的费用太高,而且也不放心把孩子交给保姆。所以带孩子的事儿也只能“啃老”。

调查显示,55.1%的人表示会让父母帮着自己带孩子;也有36.2%的人倾向于自己带孩子。

重点阅读
热门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瑶瑶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栏目导航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合作共赢 | 合作媒体 | 招贤纳士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邮箱:webmaster@vdolady.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