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房里的啼笑生活
“刚到西藏的时候,我对木板房很不习惯,我跟一些女兵姐妹们住在一间宿舍里,隔壁就是小伙子的宿舍,木板房不隔音,每到晚上,隔壁就传来一片呼噜声,还有磨牙、说梦话的,让人根本无法入睡。
最头痛的就是木板房是有缝隙的,我们在房子里洗澡都担心会被看到,就拿旧报纸把墙壁糊个遍,晚上换衣服也不敢点灯。好不容易换好衣服,我一拉开灯,就发现衣服穿反了,只好吹灭灯,再重新穿。”韩中玉说。
3月20日,记者在农八师石总场的一间楼房里,见到了援藏女兵韩中玉。她已60岁了。一件咖啡色外套穿在身上,显得她很是精干。至今,韩中玉对西藏木版房的感情很深,我们采访的话题也就从木板房谈起。
在去西藏之前,韩中玉已和张万傲确定了关系。1966年3月底的一天,张万傲找到了韩中玉。“我俩默默地坐了30分钟,一句话都没说。”韩中玉回忆道。“就在他离开时,他才对我讲了一句他要走了,然后他低着头出了门。过了6天,我才知道他已经去了西藏。”1966年8月,张万傲让韩中玉到西藏来结婚。同年9月的一天,韩中玉跟随第二批援藏人员沿青藏线进入了西藏。从此,韩中玉在易贡的木板房里一住就是四年。
1967年5月1日,韩中玉跟张万傲结婚了。当时的物资比较紧缺,结婚也不讲排场。他俩参加了由连队举办的集体婚礼。
“结婚那天,连队的领导讲完话,我们5对新人就向来宾背颂毛主席语录。之后,我们给每位来宾发了几颗水果糖,大家一起向我们祝福。关系好的同志有送我们一本毛主席语录,还有的送毛主席纪念章的。婚礼很简单,但很快乐。”韩中玉回忆到这里时,眼睛湿润了。
当晚,韩中玉跟张万傲就住进连队分配的一间木板房里,俩人的幸福生活开始了。
捂红的西红柿
第二年,韩中玉怀孕了。她就想吃西红柿,可在当时,连队就没有西红柿。眼看着妻子渐渐变了,让丈夫张万傲急得团团转。
两个月后的一天,连队里有个同志探亲回来时,从老家带了一包西红柿种子。张万傲立刻找他要来几粒种子并种在盆里,从此,也种下了韩中玉实现吃西红柿的希望。
“那时,我每天都会催丈夫给西红柿浇水,松土。眼看着种子发出的小芽破土而出,我整日的围着种西红柿的盆子转悠。眨眼两个多月过去了,小西红柿苗也逐渐长大,并且结了五个小小的西红柿。”说到这里,韩中玉向坐在身旁的张万傲羞涩一笑。
又过了一段日子,西红柿长得大约有鸡蛋大小,看着西红柿,韩中玉就想起了在新疆吃过西红柿味道。她连皮带瓤的咬上一口,鲜红的果肉和果汁含在嘴里,蔬菜特有的清香和酸甜味道直奔喉咙。
等吃到西红柿时,韩中玉已怀孕快8个月。
“那天,丈夫兴高采烈的对我说可以吃西红柿了。西红柿是橘红色的,丈夫把它小心翼翼的切成一瓣一瓣,生怕有汁流出来浪费了。当他把一碗西红柿汤端到我面前时,我食欲大开,喝完了一整碗西红柿汤。一碗汤喝得我全身冒汗,我只好躺在床上。后来,我才知道那个西红柿是丈夫用衣服捂红的。”说到这里,韩中玉和张万傲都大笑起来。
之后,韩中玉和张万傲的第一个孩子就顺利出生。
张万傲说,由于易贡的环境太苦,儿子张兵出生才六个月,他们就把孩子送回了新疆,把他放到了在石总场三分场九连的张万傲嫂子家。
“孩子由嫂子照看,用面糊糊喂养。我们双双返回西藏,半年后才撤回来,这时孩子已经1岁零1个月,刚会说话,见到他妈喊阿姨,见到我就楞神,啥都不叫。”张万傲说。
之后,他俩又有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
2001年,张万傲从石总场三分场六连退休。至今,张万傲还不时地在家中提起这个笑话。
|
邮箱:webmaster@vdolady.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