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亲子 >> 健康育儿 >> 正文   

宝宝猩红热的症状和护理

http://www.vdolady.com | 2010年12月16日 21:14  | 精彩专题 | 收藏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菌隐藏在宝宝的咽部,随飞沫传染。本病常见于2~3岁的宝宝,潜伏期一般为2~5天,通常在感染病菌后的3天左右发病。易感者接触到被传染不久的食物、食具、玩具、手帕、衣被也能受到传染。猩红热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春季节比较多见。

宝宝得了猩红热的主要表现为:起病急,出现高热、头痛、咽痛、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发热后24小时出现皮疹,先在颈、胸、腋窝、肘、腕、大腿根处出现,并在1日内蔓延至全身。嘴周围有苍白圈,出现杨梅舌(舌面鲜红,舌乳头肿大突出,像草莓果)。颈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但多数不化脓。皮疹退后可有大片脱屑,但不留疤痕。

1、疾病原因

宝宝患猩红热是被传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般只要隔断传染源就能避免不必患病。

2、防病胜于治病

远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在疾病流行期间,宝宝应避免到公共场所去,宝宝的卧室应注意通风。

保护易感者。对体质差的宝宝,可酌情采用药物预防。如用苄星青霉素,可保护30天。

若宝宝接触过患病的儿童,可喂宝宝大青叶或板蓝根,连服1周,予以预防。

保障宝宝的睡眠。宝宝的体质差、休息不好,对疾病的抵抗力就差,让宝宝有个健康的身体是预防疾病的最好办法。

重点阅读
热门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Dorothy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栏目导航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合作共赢 | 合作媒体 | 招贤纳士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邮箱:webmaster@vdolady.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