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 >> 品味 >> 正文   

央视女记者非亚为救人献身_喧闹背后的纯净

http://www.vdolady.com | 2010年3月15日 15:10  | 来源: 中原网  | 精彩专题 | 收藏

记者救人VS放弃采访

“危难中——你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你的精神令人敬佩,你是一片彩云,你的美丽将珍藏在很多人的心里,愿你一路走好,我相信你来生还是一个好人的!向你致敬!”中原网网友。

2010年3月9日晚10点左右,在北六环路段,央视一名女记者非亚(真名刘薇)在遭遇一起车祸后,被一名好心的路人救出。随后,非亚和这名男子试图救助车祸中第三辆车中的被困人员时,后面驶来一辆金杯车,将这两位素昧平生、但在危急时刻携手救人的年轻人撞死。

“只能顾一头,顾了孩子顾不了新闻。”现为河南电视台的记者曹爱文仍旧表达着同样的观点。“孩子救上来了,120没有赶到,万一她还有口气呢,如果错过了抢救的机会,我会一辈子后悔。”

曹爱文,现年27岁,天津师范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时任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

救人发生在2006年7月10日17时,曹爱文与同事接到新闻线索称,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西300米有一13岁女孩不慎落入黄河水中。将近18时孩子被救了上来,当地村民将她倒提起来,以排出孩子体内的污水,来自省会的部分媒体记者纷纷抓拍着这一新闻现场。

时间一秒秒过去了,尽管孩子胃中排出一些食物残渣与河水,但仍无济于事,孩子依然一动不动。

看着跪在地上乞求人们的孩子父亲,已经赶赴现场的曹爱文也十分焦急。

“120还没到,谁会做人工呼吸呀?”孩子的叔叔眼眶发红,围观人群中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出身医生家庭的曹爱文当即再次拨打120,可信号时断时无,经过两分钟的努力,终于接通了120急救中心的电话。

“喂,120您好,请教我人工呼吸怎么做……”

“五下压胸,一下吹气。”

不顾小女孩淌着白沫的嘴角,曹爱文俯身做起了人工呼吸。

8分钟后,还不见小女孩醒来,给孩子做着心肺复苏术的曹爱文急得直掉泪。

18时47分,120急救车终于急驰而至。

19时30分,医生宣布抢救失败。

“我当时连溺水女孩名字都没问到……”由于一直忙着给孩子做人工呼吸,曹爱文的这次新闻采访显然已经失败,当120赶来时,曹爱文又接到了另一个新闻线索,她不得不赶赴下一个采访目的地。

职业道德VS社会良知

“非亚,记者中的优秀代表,能在自己出车祸的状况下,被好心的路人救助后又及时援救他人,不幸遇难,我们大家应该向她至敬,哀悼!”中原网一位网友如是说。

“她做出了一个让一名摄影记者一生都难以忘记的和震撼的动作,一个红润的滚烫的嘴唇和一个冰冷的青紫的嘴唇牢牢地对接在一起,这是一个生命向另一个生命的呼唤,这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拯救。”2006年,7月21日,《东方今报》摄影记者闫善良,在自己的博客中如是写道,“当时,我距离曹爱文只有1米远,一个‘身经百战’出入过无数次死亡事故现场的我,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惊了,我无数次按下相机的快门,记录一个生命拯救另一个生命的瞬间。”

郑州市民刘德清说,做记者首先应该是做人,在新闻现场记者已不是一位普通的看客,而是新闻理念的传播者、道德的践行者、新闻良知的坚守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自1993年普利策新闻奖《饥饿的小女孩》引发争议以来,公众对部分传媒人的良知以及新闻价值取向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重点阅读
热门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夏天的雪场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栏目导航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合作共赢 | 合作媒体 | 招贤纳士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邮箱:webmaster@vdolady.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