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情感 >> 恋爱 >> 正文   

懂得爱的智慧——胡因梦

http://www.vdolady.com | 2009年12月21日 15:43  | 来源: 《淑媛》杂志  | 精彩专题 | 收藏

著名的作家、译者、身心灵疗愈课程讲师胡因梦在北京涵芬楼书店做了一场关于如何读《平常禅》的讲座,听者踊跃,很早现场就座无虚席。《平常禅》是胡因梦最新的译作,书中向我们讲述了如何在越来越“进步”的文化里,人们越来越不安的情境下,如何知道什么是祥和及满足。

在就在这次讲座之前,胡因梦接受了《淑媛》杂志的专访,讲述了女性如何在生活及情爱之中懂得爱的智慧。

采访胡因梦是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采访地点就在热闹的城铁边。窗外是熙来攘往的车流,窗内书香弥漫。在立品书友会所精心准备的蒲团上席地而坐,窗外的炽热和喧嚣渐渐离我远去,而走近我的是一头短发,便装的胡因梦。她就那样干干净净,安安静静地坐在我的对面,纤瘦却充满着静谧安详。沏一壶香茗,在弥漫着淡淡忧伤的音乐声中,开始了我们的心灵之旅。

在去年胡因梦出版的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中,她曾用非常平静的笔触写下了这一生曾经困扰和侵害她身心健康的种种遭遇:从小与母亲之间激烈的对立,八九岁时就曾经因为不服母亲的拳打脚踢,在夜里被母亲追赶跑进竹林;成年后更是因为与母亲多年负面情绪的影响,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直到母亲去世前,彼此才打开了心结。在情爱方面,与李敖那一段惊世骇俗的婚姻对她更是造成了巨大伤害,一直到多年以后,仍然能看到李敖对她穷追不舍的攻讦。而当她遭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自己独生女儿洁生的爸爸时,又以别人婚姻第三者的身份,在41岁高龄生下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小生命。紧跟着她患上严重的产后忧郁症,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卵巢畸胎瘤”。产后三年的时间里,她完全经历了一个由生到死,又死后重生的涅磐。也许就是这些常人很难想象的磨难,让胡因梦领悟了生命的力量和智慧,才成就了今天我们面前这个流露出孩童一般笑脸的脱尘女子。

●“探索身心是一最根本的事情,可是不晓得要绕多少的圈子,最后才能回来。”

提问: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为什么传统意义上的成功,拥有金钱和地位却越来越难给大家带来快乐?

胡因梦:传统意义上的追求成功就是“颠倒梦想”。不透彻,活在幻觉中。以为外在的物质可以带来我们想要的东西,可是事实上所有外在的东西都不是我们经验世界的管道,我们是通过身体在经验世界,可是我们的经验、意念、情绪,全部反映在身体上面,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通过经络走的,传导到我们的五脏六腑,如果人的思维情绪是负面的,大部分追求所谓成就地位的,都是带着焦虑在追求的,那些东西就会伤害到身体。等你拥有了钱,可是你的身体已经累积了过多的焦虑跟压力了,你的金钱达到了一个指数或者目的,可是身心失调了,身心失调我们仍然不会快乐。这个就叫做颠倒梦想、本末倒置。还有的人不追求这些东西,可能他追求情感,情感同样是不可靠的,人掌握不住的。最终情感也还是会有变化的,另外一个人能够完完全全符合我们的需求跟要求的这种人简直是没有。所以我们势必会经验到一些期望落空,或者是失望。

金钱地位和爱情都是给我们某种程度的满足而已,而且这些满足还是会经历很多变化的。所谓本末倒置是说我们忽略了主体的存在条件。这些奋力向外追求的人,到了一个程度以后,一定会能量消耗过度,不是得了忧郁症,就是有一堆内分泌的问题。她会发现她仍然不快乐,因为她身心的条件不够好。所以这时候她就会想要找寻更深的解答。探索身心是一最根本的事情,可是不晓得要绕多少的圈子,最后才能回来。

●“这就需要你“放下”,你得把所有脑子里累积的记忆、知识、成见、结论全得放下,就像第一次见到他一样。”

提问:在《懂得爱》一书中有这样的话“沉迷的恋人特别执著于自己对爱情的看法,而不是与自以为深爱的对方产生亲密,他们陷在自以为的浪漫之中,反而妨碍与对方真正同在的能力;在强烈的欲望中感到苦恼,却误以为是爱或同在。”这句话如何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同在?

胡因梦:其实这个都牵扯到宗教里说的“无我”的训练,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在如实地感知这个世界,我们大部分人带了一个结论、预设,跟某种投射的心态在看待这个世界。也就是说都带着有色眼镜在看。很少有人可以完全放空了,去如实地经验世界跟经验别人。比如说你来见我的时候你有没有对我的历史有一个结论?如果有一个认知跟结论的话,你一定会透过那个认知来看我,那你就没有看到当下的我。当下的我的真相是什么,这才是真正的重点。男女之间相处是一样的,我跟这个人相处了十年,我肯定对他有一些结论,和一些成见。我就没办法去认识每一个当下的他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当下的他其实跟昨天、前天都不一样。我们一定是带着那个结论跟人家相处,这个结论的本身就会变成一个铜墙铁壁,人跟人之间就没有办法做畅然无阻的交流。

提问:怎样才能冲破这道铜墙铁壁呢?

胡因梦:这就需要你“放下”,你得把所有脑子里累积的记忆、知识、成见、结论全得放下,就像第一次见到他一样。像西方有些舞台剧演员,他一辈子演一出戏,每天晚上演这出戏,他如何能够每一天晚上打动他的观众?他绝对不能说我已经演了100场,已经演了10年了,然后我所有东西全部记在脑子里,我用机械化的方式把它吐出来,所以你一定得把这些东西全部抛掉以后,你仍然要新鲜地展现你每一场的演出。就是要随时随刻归零,归零的本身就是一种自由,也是一个解脱。

重点阅读
热门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夏天的雪场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栏目导航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合作共赢 | 合作媒体 | 招贤纳士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邮箱:webmaster@vdolady.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