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情感 >> 婚姻 >> 正文   

裸婚时代是真幸福还是穷开心

http://www.vdolady.com | 2010年1月27日 22:10  | 精彩专题 | 收藏

人们对《蜗居》依然有着强烈的兴趣,因为它很现实,很生活。有一个片段,海萍为了攒钱买房,天天给苏淳吃挂面,苏淳终于受不了了,他说我强烈要求不吃挂面了,我要吃方便面。海萍一听笑了,观众的心碎了,难免会想到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两年经济危机了,据说要反弹,但工资没涨,房价依然上涨着,很多荷尔蒙依然旺盛的80后小夫妻们,欣然忍耐着居无定所,依然会晒甜蜜、晒蜗居,同时也晒清贫。前一阵一组“清贫小家,简单的幸福”的照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在拥挤而破旧的出租房内,两人已经度过了一周年结婚纪念日。网友们纷纷跟帖送去了祝福,希望这对年轻的小夫妻能够恩爱到老,更多人虽然没有动手跟帖,心还是动了一下。爱情是奢侈品,对谁都是一样的,即使你住别墅开卡宴也未必能有小夫妻这份浪漫情怀。

有个女朋友,自打毕业留在北京十年来,她一直住在租的房子里,从西直门到朝阳公园,再到亚运村、石佛营,每一处房子里都装载过她的爱情故事,记录着她的情感经历。她总说自己相信爱情,有爱就足够幸福,裸婚的冲动也不止一次。8年前,她给第一个男友取名“黑漆板凳”,是英文“丈夫”的谐音。他们开始在西直门的一套一居室的出租房里生活,两人的钱放在一起用,不分彼此,是典型的兄妹开荒模式小家庭。虽然生活甜蜜,但是不知何时房东一个电话,你就要收拾好衣物另寻它处了。她至今还记得他们两个人流落街头的场景,“板凳”先把她和一部分生活用品托付给一个女性朋友,之后拖着一个大箱子去火车站过夜,那个分离的夜晚是他们有生以来最漫长的一夜。她对“板凳”的感情非同一般,至今她的文章里还时常会闪烁着他的影子。但是对爱情的信仰与对裸婚的期待并没有给她带来圆满的结局,物质的匮乏没有影响他们,其他女孩儿的介入却阻止了他们的裸婚,事发后“板凳”曾请求她的原谅,但是一切已无可挽回。在她看来,“裸婚”是对女人爱的检验,而诱惑则是对男人爱的检验,显然他没有通过测试,她只有收回她的爱。

所以裸婚可以很幸福,像网络上的80后小夫妻那样,而有过冲动最终失望的姑娘们,自然就会想到房子可带来的保障了。可能那句话是对的,女人有家才是嫁,就算爱情没了,身体还有地方放。“裸婚”只是一种形式,它不能代言爱情,也不能代表幸福,它更像是一种无奈,不过裸婚之后依然有爱情,依然有幸福,实在该得到大家的祝福。

观点碰撞

观点一:没有物质保障,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最不能接受的事。女人早晚会年老色衰,爱情从来都有期限。我认为《蜗居》中的小贝,作为一个男人,不能给海藻幸福,这种男人就是社会的渣滓,即使海藻勉强和他在一起也不会幸福,这种人在这样的社会竞争中早晚被淘汰,所以被戴了绿帽子也是活该。所以我说小贝是最无耻、最自私,最不可原谅的人,因为他自己定位错了,没实力的男人是不配拥有美丽的海藻的。

观点二:裸婚,我觉得挺好的,虽然经历起来比较残酷,听起来比较浪漫。一个人在最孤独的时候,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有另一个人陪着,走向明天的新世界,多浪漫的事啊。所以,我认为,裸婚是物欲时代最纯粹的情感狂欢,最纯朴的婚姻物语。因为物质被剥离了,对方对你所有的引力,就是来自你这个人,而不是你身边那些强大的物质。但我所说的前提是那些自愿选择裸婚的人,为了结婚而结婚,不得已而裸婚的人不在此列。

观点三:我觉得,95%以上的女人,在开始的时候,都是有裸婚的冲动的,问题是,经过几次冲动后,虽然引力都打这个男人那儿来,但这个男人实在不可靠,哈哈,于是,观念就慢慢转变了,所以,你得承认,裸婚其实是95%女孩都曾有的浪漫勇气,最后只有5%的人实施了,保持了当初那么淳朴的想法。所以,只能说是淳朴,物质年代里的淳朴婚姻物语。

观点四:据说60%的男人都赞成裸婚,而大部分女人都觉得这绝对不靠谱。男人大多想到的是自己的压力,如果有姑娘不求房车,愿意相伴,那么捉襟见肘的青春会过得相对从容些、快乐些。女人大多想的是未来,并不是说她们自私,毕竟女人的好时光要比男人的早了10年,而且想到后代的成长环境等问题,裸婚就更加不被看好了。

前辈启示录

一波三折型裸婚--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本来是个有才华的穷小子,因一曲《凤求凰》赢得了“巴蜀第一美女”卓文君的心,但卓文君父亲不同意,两人裸婚私奔,日子清苦而甜蜜,后卓父心疼女儿,给了他们一笔钱。司马相如婚后进入上升期,汉武帝下诏将其召入宫内,两人暂别,五年后,卓文君终于盼来一封家书,却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家书。文君反复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数字中无“亿”,表明已对她无“意”。悲愤之中,卓文君用这数字写了一封回信:“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司马相如对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一连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感到惭愧,觉得对不起妻子,最终把文君接到长安。

重点阅读
热门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凉亭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栏目导航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合作共赢 | 合作媒体 | 招贤纳士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邮箱:webmaster@vdolady.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