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 >> 品味 >> 正文   

爱情 跨越生死

http://www.vdolady.com | 2009年12月23日 11:26  | 精彩专题 | 收藏

里奇和妻子卡罗琳一样,也把头发剃光了。卡罗琳的朋友正在为她检查妆化的怎么样。里奇和卡罗琳都已接受不可挽回的现实,同时,他们决定尽全力让44岁的卡罗琳不被遗忘,特别是她只有4岁的小儿子以利亚。

一种罕见的肝癌击倒了作为妻子和三个孩子母亲的女主人卡罗琳,她于是和丈夫里奇一起做了这样一个决定:把自己的去世以及这件事给整个家庭带来的影响详详细细记录下来,留下自己最后日子的影像——她不想让孩子们以后想不起自己的样子。《康科德箴言报》的摄影师普雷斯顿以及记者切尔西成为整个事件的记录者,凭借报道卡罗琳一家的摄影专题“请记住我”,《康科德箴言报》的摄影记者普雷斯顿获得了2008年度普利策新闻专题摄影奖。

两位记者在卡罗琳生病直到去世的整个过程中都陪伴在她身边,报道这个让人呼吸困难的事件,时间跨度是两年。

有很多家庭都不会大声说出“癌症”这个词,很多家庭经历了最爱的人逝去,被疾病折磨得极端痛苦却选择保守秘密,并尽量做得若无其事,但这并不是里奇一家的情况。卡罗琳曾是康科德医院妇产科的一名护士,她的工作就是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当她自己被确诊为肝癌后,她选择了与之抗争,里奇一家选择了与人共同感受卡罗琳被诊断为癌症后面临死亡的整个抗争过程,以及她去世后给家庭带来的巨大影响。

获奖照片是从70多张照片中挑出来的19张,《康科德箴言报》分5次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度报道。2006年早期,两名记者开始同皮埃尔夫妇接触,那时距离卡罗琳诊断出肝癌已经有两年时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记者和他们一起度假,一起看医生,直到2007年2月卡罗琳去世。见报的文字和图片有些看起来未经过仔细加工,却有催人泪下的力量,读起来有感同身受的痛苦。在康科德这样的小城市里,很多读者都是通过报纸来认识人的。然而即使是陌生人读到里奇一家的故事,也被卡罗琳去世的巨大伤感所淹没,同时惊讶于一个家庭的复原能力。

癌症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不仅仅是卡罗琳的健康,还有家庭财政和弥漫在整个家庭里的情绪。实验性的化疗方法延长了卡罗琳同自己三个孩子相处的时间,同时也恶化了家里的经济状况。“这是我们想要的——尽可能延长生命。”皮埃尔的姐姐萨拉在2007年2月说,“你希望奇迹发生,希望她能活着,虽然生存时间越长,家庭压力也越大。”这些压力充分表现在普雷斯顿的照片里。“里奇太累了,躺在卡罗琳身边休息一下,在头顶的灯光映照下,疲惫的里奇和卡罗琳似乎要被吞噬……”在这些充满视觉张力照片里,卡罗琳的生命正在不事声张地缓缓流淌,直到全部耗尽。

卡罗琳的治疗过程包括外科手术、长期住院、试验、化疗以及无数次看医生。她一共住了14家医院,尝试药物试验以及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在卡罗琳最后的几个月里,她选择留在家里,仅接受康科德地区家庭服务护士协会以及救济院护士每天上门的照料,她们同时还给予她精神方面的指导。

2006年12月,卡罗琳和里奇在家里举行了一个聚会,邀请了卡罗琳在医院的好朋友。他们完全沉浸在食物和饮料的乐趣里,节日的快乐气氛迷漫在房间里,格外温暖。卡罗琳不喜欢作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她表现得风趣幽默,享受着朋友聚会所带来的欢乐,仿佛与疾病的斗争并不存在。“这个聚会是一份神奇的礼物。它着实使卡罗琳变得更精神,并帮助她度过了最后的时间。”里奇回忆道。

“虽然经历着巨大的痛苦,但卡罗琳仍然努力做一个好妈妈。我已经记不住她有多少次躺在床上或者椅子上提醒我或者指导我哪些是孩子们需要的。无论当时处在怎样的状况,卡罗琳总是尽力做她能为孩子们做的。”写下这些时,里奇泪流满面。

2008年4月7日,接到同事告知获奖的电话,普雷斯顿正开车穿越内布拉斯加州和科罗拉多州前往她在丹佛的新家,准备开始新的工作。得知获奖,她首先说的就是,“里奇会非常高兴的。”她立刻给里奇打电话,并改变主意,飞回康科德参加庆祝会。

里奇是带着妻子的照片一起参加庆祝会的。他把照片放在蛋糕边上,在这里,每个人都能看到卡罗琳灿烂的笑容。里奇说:“卡罗琳,别担心孩子们会忘掉你生活中的点滴。现在,他们能回到过去并懂得妈妈的离去了。”

在卡罗琳去世后的第一个母亲节,里奇带着孩子们为卡罗琳扫墓。孩子们在母亲幕前一一留影,里奇和以利亚在家中后院种下树苗,纪念卡罗琳。

“里奇是英雄,这个家庭让人钦佩。”普雷斯顿说,“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是这件事让我们懂得了家庭、生命和死亡意味着什么。”

也许,卡罗琳的故事还没有完。

重点阅读
热门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夏天的雪场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栏目导航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合作共赢 | 合作媒体 | 招贤纳士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邮箱:webmaster@vdolady.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