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亲子 >> 健康育儿 >> 正文   

别让你的错误行为影响孩子

http://www.vdolady.com | 2010年10月31日 22:09  | 精彩专题 | 收藏

问题三父母溺爱

案例回放:古代有个人从小恣意妄为,他的父母从不加约束,结果他因杀人被判极刑。临刑前,他提出想再吮吸一次母亲的乳头。出人意料地是,母亲揭开衣襟后,他竟然狠狠地咬下了母亲的乳头,嚎啕大哭道:"当初你们要是早些管教我,何至于有今日之死!"

这个故事看似极端,但却让人们看透了溺爱之祸。杨甫德接受采访时说,一味地溺爱轻则让孩子缺乏主见、不善与人沟通、没有能力应对危机,重则导致孩子放纵无度。

1.孩子自理能力差,情感脆弱

一方面,有些父母溺爱孩子,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竟然到学校帮孩子做卫生,这样的事情还挺多。"杨甫德说,这些事情虽不大,但却容易让孩子觉得一切事情都可以询问父母,甚至推给家长,以至于养成凡事不动脑筋、没有主见的习惯。而一旦这些孩子走进社会后,他们就会认为周围的人照顾自己理所应当,这会造交往上的障碍。更为严重的是,因为被呵护惯了,他们遇到困难就会异常脆弱。

2.孩子的自控能力有限

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心里想什么就会做什么,他们往往只顾满足自我欲望,而不懂得遵守规则。比如父母对孩子上幼儿园独占玩具的行为不加以约束,就会让孩子在一次次得逞后,体会到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今后就极可能变得横行霸道、肆无忌惮。

改正办法:要想让溺爱型父母有所改变,其实没那么容易,杨甫德表示,能提醒父母的就是"不要感情用事"。家长要试着"狠"下心,拒绝几次孩子的过分要求,并对其不当行为进行责罚,让孩子和家长都形成"奖惩分明"的习惯。

问题四一紧一松,孩子极端

案例回放:家长心情好,就对孩子溺爱得要命;而一旦心情糟糕,看见孩子就觉得不顺眼,少不了训斥打骂。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郑毅看来,一紧一松的家庭教养方式实在有些糟糕。

"很多人都认为严厉教养不好,其实,父母时紧时松的方式更是弊端重重。"郑毅分析说,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家长对孩子严加管教是会起到正面效果的,能够帮助他们学会遵守既定规则,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人,而一紧一松,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孩子人格缺陷。

对此,北京安定医院儿童心理科主任梁月竹解释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孩子效仿的对象。父母情绪的起伏变化直接作用于孩子,这会使孩子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成人之后,情绪也会起伏不定,忽冷忽热。轻则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重则可能会演变成边缘性人格,即看待事物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容易走极端。

梁月竹指出,问题的关键是父母,"我建议,这样的父母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在外面受了刺激,可以在回家前找个合适的途径进行排解,如找人倾诉、运动、转移注意力等,而找心理咨询师学习一下情绪控制则比较有效。退一步说,如果父母心情正不好,孩子还惹是生非,那么教育时要对事不对人,别伤孩子自尊,而是教他们为错误承担责任。

 

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演员介绍_电视剧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演员表
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演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主演介绍  [详细]
·便捷生活服务尽在1号店
·周冬雨透视裙走红地毯_ 
·最短命经适房没建完就要拆
·非诚勿扰2经典台词_非诚 
·肠道排毒法宝
·冬季养生三种平价食品不 
·冬季如何吃水果
·都市人晚餐三大禁忌
重点阅读
热门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wulan899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栏目导航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合作共赢 | 合作媒体 | 招贤纳士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邮箱:webmaster@vdolady.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