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已经降临了!但是南北风俗和气候相异,在这个特别时期,我们应该吃些什么呢?维度小编小编收集了一些经典食谱,供大家参考!
北方:"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这个说的是老北京的伏日习俗。旧时,农业并不发达,夏至数伏时正是蔬菜青黄不接之时,也因天气炎热,人们都愿弄些简单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饭食,时间一长,就成为一种习俗了。
北京人伏天的饺子的品种也是五花八门的,有水煮饺子、烫面饺子、油煎饺子、锅贴饺子等。伏天吃的饺子也叫"伏(福)贴"或"贴伏(福)"饺子,"伏"与"福"谐音,有吉祥纳福的意思。
到了二伏天,已经是最热的时候了,老北京的主妇们做的的面条顺口又开胃,最适合这时候吃了,所以称"二伏面"。
另外二伏正是夏小麦丰收的时候,吃上一碗新小麦做成的汤面,出一身大汗,既品尝了新小麦的鲜,又驱瘟疫邪气。
老北京人二伏时不但爱吃过凉水的猪肉炸酱面、小碗干炸面、麻酱面,还喜吃配上花椒油、黄瓜丝、小萝卜丝、青豆、青蒜末等菜码儿的锅里挑的热炸酱面、麻酱面。那时还常吃肉片鸡蛋黄花木耳勾芡的打卤面,还有现在鲜为人知的"荤油腌汤面"和"羊肉氽面"。
起三伏的时候,已经是立秋以后了,天气开始渐渐转为白天热晚上稍凉,跟中伏比凉了一些,主妇们可站在炉前为家人烙饼了。
老北京的饼也是品种繁多的,葱花油饼、发面饼、馅合子、脂油渣饼、大荷叶饼、麻酱糖饼等,再煮一锅绿豆粥,摊上几个鸡蛋,买点酱猪头肉,拌个蒜茄泥,拌个凉粉或拨鱼,一家合而食之,清爽且味美。
|
邮箱:webmaster@vdolady.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