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亲子 >> 家庭生活 >> 正文   

中产阶层赚的多花的也多(一)

http://www.vdolady.com | 2010年2月02日 22:01  | 精彩专题 | 收藏

不知从何时起,“中产”一词忽然代替了“小资”,成为都市人群主流词语。

虽然在人群范围界定上二者常会有交集,不过,就本质上而言,“小资”偏于一种生活情调,“中产”更趋于社会地位、财富收入、文化品位等的综合定位。在很多人眼中,“中产”更主流、更高端、更大气!

然而,究竟何为中产阶层,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即使在中产阶级甚为主流的美国,中产的概念也十分模糊。一般而言,家庭年收入3万到20万美元都被视为中产阶级的标准。但如果不考虑职业地位、消费习惯、教育程度等因素,仅以收入水平来下结论,在国人看来未免太片面。更多人认为中产阶级的标准取决于个人对自己在社会上定位的感觉。

本着去阶级化的严格限制,于是有人提出“中产阶层”这一概念,颇受广泛认同。更有人将心中的中产阶层做出如下描述:

1年收入20万元以上。

2持有已经上市的股票或者期权,至少有希望于近期内上市。

3有度假小屋或别墅以及一辆看上去不错的车,跟人合买的也算。

4有丰富的夜生活,通常是商务谈判或者听音乐会。

5有外国身份或者至少在外国待过三年以上。

6知道各种礼仪,风格是美式的,但心里崇拜欧洲。

7知道最新上演的歌剧和芭蕾舞剧。

8谈话中经常夹杂外语单词,听众不懂再用中文解释。

9着装随便,但不是普通的随便,而是一种非常刻意的随便。

谁谁谁要说自己是“中产”,就要有这种“范儿”!如舞台演员角色亮相般,要做中产可不是说说而已的事儿,起码身份要着实的符合。不过,这一“亮相”到底是埋伏累赘,还是幸福添加剂?向上迈还是向下滑?透过下文的解读,相信每个人心中都自有答案。

在很多人眼中,追寻潮流、消费国外高端品牌成为“中产”的一个标签。

重点阅读
热门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凉亭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栏目导航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合作共赢 | 合作媒体 | 招贤纳士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邮箱:webmaster@vdolady.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