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亲子 >> 家庭生活 >> 正文   

中产阶层赚的多花的也多(二)

http://www.vdolady.com | 2010年2月02日 22:11  | 精彩专题 | 收藏

宿命三:工作狂变成了过劳死

“一天不工作,我觉得就会被世界抛弃。”中国式的中产阶层薪水不断升级,却没时间享受生活。他们从来不把体力透支当一回事,浑身无力、容易疲倦、思想涣散、腰肌劳损等等如家常便饭。“30岁的脖子60岁的颈椎”成为中产阶层工作狂的写照。包括教师、记者、研究人员等职业的中产者总有职业病,而中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每况愈下。生活方式的不健康令部分中产阶层的压力无法排遣,造成了严重的心力枯竭,抑郁症、自杀早就不是新闻,自我期许与竞争意识到头来反刃自伤。中产阶层总是感觉没有人分担他们的所思所虑。

唯有拼命工作,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在工作、家庭的重重压力下,最不幸的结果是,一个中产者先是变成了一个工作狂,然后变成了一个精神病患者,或者一个“过劳死”。

宿命四:从情调小资跌入机械奴隶

当匀称体形发福变成中产后,百分之九十的人会失去和“飞”有关的小资情调。现在,他们已经炼就成了企业坚实的螺丝钉,当然更是可替换的零件。因此,中产阶层为了防止自己在社会流动中滑落下层,不得不用炫耀性的消费维护自己现有的生活方式和名誉地位。他们在不断努力工作中得到所需,然后再炫耀他们的优越感,接下来又为之而努力工作的循环下,很多人内心的空虚和焦虑已然吞没了他们人生出发的原点。渐渐的,失去理想的他们,白天为劳动契约而高效勤奋工作,但他们却自私冷漠,缺失社会关怀和道德激情;晚上,更多的他们则成为寻求感官刺激的城市动物。

宿命五:奢侈消费成为阶层压迫

学者郁方在《中国的中产阶层与他们的消费文化》一文中写道:奢侈消费与炫耀性消费的享乐主义文化已经在中国的中产阶层中蔓延。而奢侈消费与优越感连在一起,就变成一种文化。这种奢侈是时装、珠宝、豪宅、私家车等奢侈消费品构成的一个光彩夺目的表象。中产者们的文化会涉猎艺术、文学、咖啡馆、境外旅游、烛光晚餐、各类俱乐部。他们甚至认为,能否在自家客厅放一架钢琴,或在书架上摆满各类艺术品,都事关自己的荣誉。

于是,在这一文化消费需求下,中国中产阶层群体开始关注流行时尚、品牌、品位,并让这种消费观念最后形成了一种物质和地位的攀比。只是不知不觉中,这种时尚的攀比,渐渐改变了中产者原本的面目。为了比别人有更加光鲜的脸面,他们对物质产生了更迫切的渴求,花掉了更多的心思,也因此换来了更大的焦虑。

宿命六:“弯腰抓雪”远比不上“滚雪球”的速度

重点阅读
热门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凉亭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栏目导航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合作共赢 | 合作媒体 | 招贤纳士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邮箱:webmaster@vdolady.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