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看来,中国的中产阶层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已经脱离了为基本生计而努力的阶段,有一份薪酬丰厚而又很有面子的工作,拥有房子、汽车、股票、基金等一些动产和不动产。
他们是有产者,和大多数处在底层的人群比,他们可以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而这却远远没达到可以随意满足消费欲望的阶段。他们的财富没有暴富的指望,他们的职业没有收工的暂停键,他们的阶层待遇没有确定的法律保障。他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风光的物质享受背后是手停口就停式的职业压力,体面的社会地位背后是患得患失的身份焦虑感。诚如日本学者大前研一所言,这是一个M形社会,处在两端的极贫和极富人群的距离越来越远,而中间层开始往下沉沦,变成一个M形。而这,更注定了当今中产们摆脱不了的宿命。
宿命一:社会转轨期,他们成了仇富替罪羊!
虽说改革开放30年了,在“先富带后富”的发展战略下,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不过贫富差距也在客观的存在着。贫富阶层的不断分化,让仇富这种偏执的心态在这种不均衡的社会发展土壤中蔓延着。我们看到:每位富豪的倒下,都引来无数“痛打落水狗”的叫好声。这种社会仇富意识的扩大蔓延,客观上便使得更多的中产者担当保持社会稳定心理的杠杆。曾经,温家宝总理在十六大报告中更提出未来若干年在我国要大力发展中等收入阶层的要求。有理论认为,一个社会的中产阶层超过30%,这个社会就会相对稳定;超过40%,构建橄榄型社会架构,社会就达到稳定期。
遗憾地是,中国目前中产阶层仍是一根脆弱的杠杆。拥有产业和一定财富的中产却也成为了被抢劫、被偷盗等的目标,自然的存在着人身安全受到危害的恐惧。同时,他们对自身的经济地位同样具有危机感,由此甚至产生仇富心理。当下,很多中产者都需要在评估自身安全指数中寻找对自我的认同。
宿命二:职场如战场的晋升压力
面对竞争压力,中产者时刻要保护自己的地位和薪水不要失去,否则一切风光霁月将成为过去,自己难免成为社会的又一个新贫族。这种心理正给中产者造成心理上的负担。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曾根据对31875名不同职业人士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列出了一个“职业压力排行榜”,发现中层管理人员的压力指数高居榜首。压力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是:管理中层为80分,经理层为75分,教职员工为75分,一般管理技术人员为72分,医务工作者为68分,社区人员为68分,下岗人员为68分,矿工为60分,一般企业工人为59分。其中,中层管理者的社会环境、个人成就和社会支持压力排名并列第一。
面对各种压力和前途危机,“再学习”成为了很多中产阶层的共识。无数具有危机感的中产阶层选择将MBA、各种培训充电作为自己的职场跳板。更有中产者发出如此感叹: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前提是你一定要把自己变成金子!于是,不断的挑战、不断的冲刺,唯有一个目标,从中产迈入上流人群。
在今天看来,中产阶层是社会中最具抱负与雄心的群体,也是社会中最缺乏安全感、归属感与自信心的群体,除非他们真正能够跻身于社会上层,否则那种内在的焦虑将无处排遣,甚至将迅速走入滑坡阶段。
|
邮箱:webmaster@vdolady.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