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过节,红白喜事,为了增加气氛,总得热闹一下。但不同的人操办的程度却各有不同,也是要考虑成本与收益的问题。有钱人图的是舒畅、热闹、摆阔,更有礼金的回收,而一般的人则是小打小闹,非常贫困的人家过年甚至连肉都不买,白面白馍也成了一种奢侈的口福。
来了朋友免不了要招待一番,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值与不值,关系非常,自然重视有加,而关系一般者则管一顿便饭心里都有点不畅,凭什么啊!给朋友管饭,除了权衡值与不值外,面子的收益也很重要,饭店要选什么样的档次,要什么菜,上什么酒,都要用心斟酌一番,尽可能在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品位,当然打肿脸充胖子的也不乏其人。也有例外者,因别有用心,比如借钱、赖账不想还等,故意在朋友面前哭穷,其实也是成本与收益在作怪。
请人帮忙、办事吃饭,功利性更加明显,花费多少成本,要获得多少收益,完全就像做买卖一样要算一笔账。请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其地位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官职和权力的大小,能帮多大的忙,能办多大的事情,这一切因素都将和这顿饭的档次和标准挂起钩来。如果请的是特殊的人物,要办特殊的事情,则还要在吃饭之余发挥吃饭的副产品的作用,比如趁对方酒足饭饱醉醺醺的时候塞一个红包,或者趁势拉去洗个脚,做个按摩,销魂一番。
其次,吃饭不仅考虑成本与收益,还要考虑效用。效用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一个人消费某种具体的物品时得到的满足程度。比如对一个喜欢吃肉的人来说,在他最饥饿的时候,一盘肉对他的效用(即满足程度)是很大的,可是对于一个不吃肉的人来说,效用则可能是零,甚至为负(如恶心呕吐等)。效用没有客观的具体的标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由于偏好不同,同一种物品所带来的效用是不同的。我们吃饭,都尽可能吃对自己效用大的东西,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所以我们请人办事,一般都尽量满足被请者的口味,你的饭对他发挥了效用,他才会不遗余力地给你帮忙。如果他喜欢吃荤,可你的饭桌上连一点腥都不沾,你的事情要能办成才怪呢。那些交际场上的人精,更是谙熟此道,要请的人喜欢吃什么菜,喜欢到什么程度,身体有什么缺陷不能吃什么,需要补什么,人精们都摸得是一清二楚,以满足请客效用的最大化。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吃饭也一样。再喜欢吃的饭菜,如果吃多了,也会厌恶起来。比如你爱吃面条,吃一碗,特别的享受,吃第二碗,味道更浓,吃第三碗,味道一般了,到第四碗,天哪,要吐了!为什么这么喜欢吃的东西吃得多了效用反而没有了呢?经济学上还有一个重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指的是一个人多消费一单位某种物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随着他所消费的同一种物品的数量的增加,他增加的满足程度,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还以你爱吃的面条为例,假定你吃第一碗时效用为10,吃两碗时效用为15,增加的第二碗所增加的效用,即边际效用为5(15—10),吃三碗的效用又成了10,边际效用就成了0,吃四碗,都要吐了,边际效用也就成了负的。
|
邮箱:webmaster@vdolady.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