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tella
深秋的北京,有着最让人迷恋的风景。在东四环一处叫做“蓓家花园”的工作室里,我遇见了一个设计“情书”的美丽女子,并随她开始了一次感受优雅的时尚之旅。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我设计的每件衣服,都是发出去的一封情书,传递的是爱。”陈蓓是蓓家花园的主人,一位来自十三朝古都的设计师。从清华美院毕业后,她独自一人留学巴黎,在时尚之都浸润了10年,随后带着BEI品牌回到北京。在巴黎成长,在北京绽放,一个华丽转身,陈蓓继续着她传播美丽、感受优雅的旅程。
人们常说,一个人最幸运的便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听从内心的声音,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一点,陈蓓极为认同。“这是我最理想的职业,没想过做别的。小时候不知道什么叫服装设计师,就觉得是一个很好玩的‘游戏’,现在觉得它是一个可以让人不断完善,融合了各方面知识,而且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设计师这一职业还承担着影响社会文明和人们审美的特殊功能。”
沉浸在服装设计的世界里,陈蓓打磨着自己的技艺。能用美回报时光与岁月,对她而言,是一份幸运,更是一种选择。“我觉得设计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能把自己最喜欢的游戏一直玩下去那不是很有意思么。”就这样,从11岁那年设计了自己的第一件连衣裙,直至今天,陈蓓穿的几乎都是自己设计的服装。
或许,对美的追求和想当设计师的梦想在那时就已经生根发芽。当同龄女孩都在家里看电视剧、玩游戏的时候,剪刀、尺子、针线就成了陈蓓最钟爱的玩具。整个假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为在家里“刻苦”设计衣服。
回忆起儿时的第一次创作,陈蓓记忆犹新,“那是一件收腰的连衣裙,想过生日那天穿。布料用的是我们家的一块窗帘,上面印的是小蘑菇,黄黄绿绿的那种。那时我还没有缝纫机,整个裙子都是一针一线缝的,我还做了一个黑边领子,中间缝了一个装饰的扣子。”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件小小的“窗帘”裙子一直挂在陈蓓的衣橱里,从未舍弃,因为那是梦开始的地方。
我的衣服就是我的语言
在陈蓓的记忆中,2001年1月1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那一天,她离开北京来到巴黎,日历牌上的4个“1”也预示着她在法国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在法国求学的两年彻底颠覆了我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认知,让我知道学习服装设计最重要的是先要搞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这看似简单,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答案的。”在巴黎求学的两年里,陈蓓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是我的风格”。最终她找到了自己,交出了一份艳惊四座的毕业设计。
“好的设计师是可以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的。”看到了陈蓓的毕业设计《阴阳》系列作品,你就会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当时所有的服饰都是用做窗帘的麻布制成。陈蓓坦言,“我就是想用最朴实无华的材料,做出奢华而惊艳的效果,奢华不在于材质,而在于精神和气场,和我的设计思想。”
带着这股自信与满腹才华,2004年,陈蓓在巴黎创立了自己的高级成衣品牌“BEI Style”。要怎么理解“BEI”的内涵?“很简单,就是B、E、I这三个字母,你知道是什么吗?”陈蓓问道。其实在采访她之前,我想当然地以为只是“蓓”的拼音。“B是beautiful,E是elegant,I是international,我想要传达的就是唯美、优雅和国际化的涵义,我的服装首先要把人塑造得很美,其次还想展示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这是内在美的外化,是把内在的魅力释放出来;最后所谓的国际化,就是说服饰是不分地域的,是东方也是国际的。”
陈蓓认为,“人们应该记住的是人本身的美而不是她身上的衣服。”服装是为人服务的,是为了提升人、塑造人,替人去表达的而存在的,它的灵魂和生命都是人。
东西方融合的归属感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身穿一袭绣有自己名字的中山装站在瑞典诺贝尔文学奖坛上发表演讲。作为来自中国的大文豪,全世界的人都记住了他,而为他和全家全程设计着装的神秘高参也成了众多媒体追逐的对象,她就是陈蓓。“我希望服装能表达莫言老师想说的话,和应该说的话,以及在国际舞台上告诉大家,穿着它们的人的品位、人生观、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和情感。”
事实上,这并不是陈蓓第一次出现在媒体的聚光灯下,早在2005年,她就在巴黎马提侬大道上以自己的首次发布会“当BEI的女人出现时”征服了巴黎人,随后她设计的特色“布方裤”还受到了法国前总统夫人卡拉·布鲁尼·萨科齐的青睐。这么多闪耀的光芒加身,让人不禁好奇这位女设计师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我要做的设计不是哗众取宠,它就像一个‘混血儿’,让你觉得它既与众不同又和蔼可亲。”说起自己的设计,陈蓓的话语云淡风轻。在她看来,时装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好的服装作品不需要刻意保持优雅的矜持。“我希望自己的衣服能在‘趋同’的年代里让有思想有品位的女性从中得到力量,找到真正属于自我的风格。”无论是打底还是大衣,在高级肌理纹路面料的包裹下,女人柔美的曲线一览无遗,温婉简约又不失时尚细节,是陈蓓一直强调的。没有故弄玄虚的惊喜,没有荣华富贵的浮夸,只有低调的温馨和舒适。陈蓓的服装和她本人一样,如同精灵般散发出异国风情的魅力。
“这样的美,看不出来哪里来自东方,哪里来自西方,但它就是把两种别具特色的风格以一种最自然的形式融合在一起,变成了自己独有的魅力。”陈蓓的设计善于混合东西方元素,让东西方人都能从服装里找到“归属感”,又能从中感受到别出心“裁”的惊喜。所以外界又把BEI品牌定义为“混血儿”,这也是陈蓓对自己衣服的一种定位。
把艺术生活化
“服装一定要有艺术性”,这是陈蓓多年来始终坚持的观点。她并不在意“设计师”和“艺术家”的称谓,只要能把服饰艺术自然融入生活,把美传播开来,她的愿望就实现了。她常说,“我不是去做一件艺术品,让大家都来仰望,有的人可能有实力去收藏,有的人却没有,我希望能把服饰变成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传播。”
可美的东西就一定能引领潮流吗?当被问到这一问题,陈蓓略加思索,在她的眼中,能引领潮流的,不一定是美的,而是一些泛商业化和用来炒作的内容。陈蓓不会去附庸潮流,她想做的恰恰就是用美来引导人们,因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对美的追求,所有人看到美的东西也都是无法抵抗的。
有人说,当今社会是一个孕育了审丑潮流的时代。陈蓓极为认同,“审丑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概念,也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年轻人觉得现在流行这个,管它美不美,只要穿上就是对的,其实正好相反。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同一件衣服,穿在不同的人身上,气质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她要做的就是研究人的美,通过设计单品,帮助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服装,而通过第二层设计——搭配,来展现不同场合的不同魅力。
数10年过去了,陈蓓的作品有上千套,而BEI品牌也不再只是一个服装品牌,它代表的是美学级的生活方式。就像在BEI GARDEN中,陈蓓会不定期的举办沙龙、BEI美学堂、艺术展览活动,将时装与艺术展、摄影和秀场融合在一起,把BEI最新的作品以一种更独特的艺术方式分享给大家。
陈蓓常说,艺术是精神上的陪伴,而服装又是最好的载体。服饰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更重要的,它是真情实感的表达,是很真实的,也是有爱的。